底线公文写作(分享七篇)
发表时间:2025-05-29底线公文写作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三月,细雨如丝,小树抽出了新芽,花儿绽开了笑脸,小草也悄悄探出了脑袋,同学们,你们是否闻到了春的气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更是播种的季节!而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正踏着春的节拍,款款而来。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等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降噪音等功能。所有这些,都使人们高度重视绿树的作用。于是才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绿色节日——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已成为时代的追求。
同学们,我们作为学校中的一员,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保护花草,给花坛里的小花浇一点水,给操场上的小树培一培土,一起来美化绿化我们的校园。除此之外我们同学更要争做绿化宣传员、环保小卫士,要爱护我们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爱护我们这个城市中、社区里的一草一木。
让我们铭记3月12日植树节,让口号落实行动,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谢谢大家!
底线公文写作 篇2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医科大学干部能力提升第九讲公文写作规范培训,感受颇深。作为学英语的我来说,对公文写作这一领域一度是又想又怕,想是因为作为一名新时代辅导员,练出笔杆子,会写好文章,乃是应当应分,但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博大精深的中文写作确实短板颇多,未曾深入学习研究。而此次廖礼平教授充满激情的一堂公文写作规范课使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公文写作规范的看法认知,这是难得且可贵的学习机会,既使我深刻明晰了以往自己在公文写作方面的不足,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在此分享自己的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多学多看,规圆矩方
通过廖教授的类比讲解,我了解到公文的格式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写作公文时不可随心乱来,而是应该遵循相关条例及格式规定、明辨区分相近易混淆的文种、弄清其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方能在实际工作中学用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这么一场思想认识的洗礼,我充分认识到公文写作中规矩和规范的重要性,我们要做到多学公文处理法规、多看规范化程度较高的文件,多品鉴大家作品,不断积累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充实自身公文写作的“信息库”。正所谓“事事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文章”,读书、看报、上网、政府公报,都可谓学习的渠道,学习公文写作不会一蹴而就,它讲求厚积薄发,先模仿,再赶上,后超越。
二、多写多练,追求典范
笔杆子不练不可成,公文写作讲求“熟能生巧”,只有勤耕不辍,加强练习,才能熟悉掌握公文写作方法。就算自己对于公文写作的各种规矩和范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如果自己不动笔,做不到勤耕不辍,那么这就成了纸上谈兵,毫无长进。很多人在公文写作方面有所成之后,会这样说:成就是被逼出来的,会写是被慢慢磨出来的。对此,我深有同感,在自己刚接触相关写作时,我可以说是手足无措、毫无头绪的,是不断的材料收集、版本改动、修改磨合,才让自己慢慢觉着有了一些进步,摸到一些窍门。所以,多写作,不是给自己不断强压,而是在锤炼自身语言文字基本功,公文写作对语言文字有着严格的要求,我们如何做到内容庄重、层次分明,用语准确、语言凝炼?答案只有多写多练,多反复推敲,多撰写提高。
三、多改多思,寻求突破
廖教授告诉我们,好的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一是写、二是改,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写作时要时刻推敲,时时反省写作中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打磨的地方。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要靠日积月累,在这个艰难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咬牙坚持,必须要常保谦逊,以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爱好真正坚持下去。
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但真的让我受益非浅。廖教授的讲座使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尽观自己的不足,对我来说是一种促进。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写勤练,切实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底线公文写作 篇3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来谈一谈爱护公物的意义:
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里的一切公共财物,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在校园里的体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作为中学生来讲,我们应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
1、爱护公物是全体同学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校园里的一切设施,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是让我们学习和生活更方便的设施。试想,一个同学不爱护公物,十个同学不爱护公物,百位学生不爱护公物,那么我们的校园将不成其为校园,也必将给每位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的不便和负面影响。
2、爱护公物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需要。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今后步入社会,立足于社会都不无裨益,成功是好习惯的积累。每位同学现在所做的一切,均是为将来夯实基础的。所以,舍弃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性对自己的未来至关重要。人为损坏公物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将为社会所不容,将为人们所不齿。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爱护桌椅、轻开轻关门窗等等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长久地将爱护公物坚持下去,也并非易事。请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用心去爱护所有的公物,让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的公德心,成为一名新时代高素质的中学生!
谢谢大家!
底线公文写作 篇4
一、对公文的理解
公文简单来说就是对公务文书的简称,一般来说,写作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客观公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经过此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在政法公文在写作中,必须讲究政策性、时效性和规范性,要站在单位或部门的位置上,传达本单位或部门的一些信息,比如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弄虚作假,必须实事求是,站在事件的真实立场上,公文的写作也不应刻意的追求辞藻华丽和韵味,而是要让文风相对朴实简单,语言要精炼,表达要深刻,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公文的结构也必须紧凑,密切联系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因为公文就是公用文体,必须从实际出发,为实际所用。
二、培训后的收获
在培训课堂中,授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政法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知识,他从新闻报道的标题、导入语、正文、结尾等重点部分入手,每一个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授课方式告诉我们在实际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谈到自己的写作经历,把以往成功的经验都介绍给我们,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也知道了,做好平时的知识积累工作,是写好公文的关键,假如在写作中没有各个方面丰富详实的资料和信息,那么写出来的公文难免显空洞无物,缺乏生命力。所以,要想写好一篇政法公文,平时应注重多去积累一些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之前多做课前工作,深入到具体的业务中去了解,加强对各类资料和信息的收集,这样便成功了一半。
其实这次培训课程给我的较大感受是,写公文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白自己主要写什么,该朝哪个方面写。其次是写作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清楚自己写的文章的结构,并能够抓住写作中的重点。写好的公文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和斟酌,不断完善,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公文是修改出来,而自己在修改的过程中,也能够找出所写文章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或者一些遗漏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修改,文章的质量才有保证。
比如在撰写领导报告时,首先需要清楚领导讲话的类型,到底是汇报工作呢,还是会议交流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便是紧扣领导讲话的主题列出提纲,并反复思考,精心琢磨,要把领导需要讲的内容都概括到提纲里面,之后便是把领导讲话的具体内容,如部署的任务、工作的计划、改进的措施等写出来,并做到语言的简洁,不能拖泥带水。在写完之后,要细心修改,看看起草的领导讲话稿是否符合领导的意图,是否符合领导的风格,内容是否紧扣主题等。在有些场景下,还需要看领导讲话稿是否有激情,是否富有感染力,这些都是需要慢慢的修改斟酌才能完成的。
底线公文写作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国际学院学前教育xx班的xxx,非常荣幸能够站在国旗下演讲。首先向各位老师和全体同学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学期的美好祝愿。
浓浓的春意,清新的校园,今天,迎着初阳的晨光,我们汇聚在20xx年新学期的起点。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自然万物生机萌发中我们的校园又恢复了青春活力。近年来,学校发展势头强劲,成绩有目共睹,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学校实力越来越强,我为成为轻院的一份子深感骄傲。
回首20xx,习近平总书记在xx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富有朝气、富有梦想的青年一代,要始终,砥砺前行,时刻谨记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0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华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气象新精神,让我们青年学生备受鼓舞!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迎难而上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新学年,追求新发展,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谱写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新时代赞歌;要锤炼高尚品格,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勇于创新创造,勇于探究事物本质,挖掘个人潜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青春的价值,唯有在奋斗中才能彰显;青春的激情,唯有在奉献中方能释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做为在新时代成长的大学生,我们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牢记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吃苦,学会创造的学风,牢记道路千万条,奋斗第一条。理想是天,现实是地,我们的目标就是寻找远在天边的地平线,把内心梦想灌注为前进的动力。
过往种种,在你我情愿和不情愿之间皆成云烟。从今天起,做一个坚强的人,不惧艰险,不怕失败,享受大学里每困难的磨练;从今天起,做一个自信的人,养成阳光般的心态,笑对人生;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把握方向,积蓄力量,珍惜大学成长;从今天起,我们树立理想,播撒希望;从今天起,我们扬帆远航,抒写属于轻院,属于我们人生美好的篇章。
谢谢大家。
底线公文写作 篇6
(一)标题、日期和称谓
1.标题
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日期
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wWW.Wei508.Com 实用文书网】
3.称谓
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二)正文
1.引言
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
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
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
表示慰问和祝贺。
上级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
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议,主要是表示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并且向你们,向全国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邓小平1985年5月19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
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
近,中央强调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在xx届xx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以及在北京、西北、广东的考察中,都讲了这个问题。党内外普遍认为,现在强调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再讲点意见。江泽民:《关于讲政治》。
2.主体
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
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
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
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
讲话稿的主体,因会议不同、讲话人的身份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之间先后讲话的次序不同,其写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说的两种结构方式,只是就大体而言,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灵活处理。
3.结尾
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
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底线公文写作 篇7
这次培训,我担任学。我想,我们这些握笔杆的人,平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现在大家一齐参加学习培训,是难得的交流沟通机会。我作为学,要增强团队意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宁可自己辛苦点,为大家做好学习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大家利用宝贵的培训时间,多学习一点,提高学习效果,做到学有所成。在上完课堂教学课后,在寝室里,我组织大家讨论,共同谈学习经验、谈学习方法、谈写作公文的感受。通过讨论,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许多学员说,集体学习,集体讨论,比一个人单独学,效果好得多,对掌握公文写作理论,提高公文写作帮助很大。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底线公文写作网内容,请访问底线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