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 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经第章》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 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伏尔泰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契诃夫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大意: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 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 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马卡连柯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人生就是那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么一点。——巴尔扎克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道德经》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民乐推之而不厌。”
◮ 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章
◮ 只有道德上的矮子才会要求得到应有的体面的对待。佚名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经》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道德经》
◮ 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士兵犯的小过失,如果出在将军身上,就是重大罪行。反之亦然。一个收获庄稼的农家姑娘,一个日赚十五个苏发女工,一个零售小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的布尔乔亚女子,一个富商大户人家的女孩,一个贵族之家的年轻女继承人,一个德埃斯特家族的女儿,要遵守的戒律是各不相同的。——巴尔扎克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