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世界读后感(模板13篇)
发表时间:2025-05-10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
在《民族精神代代传》这本书中,我又一回读了《游戏中发现听诊器》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那时候西医诊断病情有许多困难,而医生雷耐克却发明了听诊器,方便了对病症的诊断。有一天,雷奈克带着他的小女儿出去玩,看到有几个孩子在玩跷跷板游戏,只见一个孩子在跷跷板的一头用钉子敲打,另一头的孩子将耳朵贴在板上倾听。孩子们的举动吸引了雷奈克,他试了一下,果然在木板这头听到了木板那头敲钉子的声音。这使他深受启发,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一个细长木管,两头各有一个喇叭形的听筒,一头贴在病人胸部,另一头贴在医生的耳朵上,就这样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了。
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对我们说;“游戏不仅是玩耍,还要学会在游戏中发现。”今天读后又使我感受到知识真的是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善于发现。要发现不仅要会用眼睛去看,还要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钻研,这样才能有创造发明。我们在学习上,同样要善于发现,刻苦钻研,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2
校园,是知识的殿堂,让我们学会一技之长。校园,也是故事的制造厂,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感受,或快乐,或悲伤……
故事中,那个年长但又活力的方向老师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剪着一头男生一样的超短头发,天冷的时候穿牛仔裤和休闲毛衣,天热的时候穿T恤衫和永远流行的七分裤,这是一个多么时尚的老师啊!我真是羡慕不已,但更让我羡慕的是他们五(1)班的学期行动计划,为社区和学校做一件好事!现在我的五年级,总是被作业和成绩包围着,有了这么一个好老师,这么一个好计划,能为我们放松学习,真是让人眼红啊。
我继续头也不抬的看了起来,由何画今、焦迪迪、侯天、许志高、陈星儿和曾不悔组成的“春天在行动”小组真是了不起,能说服居委会扔垃圾收费,组织起学校进行捐书。还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的心一动,很想加入他们的“春天在行动”小组,心里正想着怎么办才能加入,被妈妈一叫,才想起我是在现实世界里。哎,谢倩霓老师写的小说太逼真了,使我完全投入了。
后评选佳小组时,所有的小组都获得了第一名,得到了奖品,是啊!得到了着难忘的帮助他人的经历,才是重要的!
我继续跟着小说,当看到后五一班的同学一起去郊游,为了吃桃子能洗桃子,将矿泉水从城市背到郊区时,不禁开怀大笑!
我从来没有看过谢倩霓老师写的小说,通过这次阅读,发现谢倩霓老师的小说写的生动有趣,富有生机,贴近生活,非常真实!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也感谢喆妈公益阅读给了我这次试读机会!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3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正能量的书《面包超人在我家》。这本书主要说是一位父亲他失业了,家里的经济状况收到了损失,然后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和弟弟是怎样团结一致,努力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爸爸失业了,他的朋友来安慰爸爸,不仅没有嘲笑他,没有丢弃他,还帮他一起分忧,我希望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好朋友。他还告诉爸爸要骑驴找马,这是说先找到一个工作干着,等找到合适的再换另一个。从这我知道了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爸爸失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送水工人,通过他送水的细节,我想到我的爸爸在大太阳底下干活,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但一定是又辛苦又累,所以我们要体验父母的辛劳,挣钱的不容易。而妈妈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也很辛苦。我又从哥哥教育弟弟的时候,觉得哥哥是个榜样,我也要向他学习,教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学习为他人着想。家庭遇到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定能走出困境!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4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为《七色花》的书。
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珍妮的小女孩带着面包圈回家,回家的路上面包圈被一只小狗一路偷吃光了。她既害怕又生气的去追小狗,追着追着迷路了,就着急地哭了起来。这时一位老婆婆给了珍妮一朵七色花并告诉她:”只要把花瓣往天上一扔,并且念咒语就会实现你的愿望。”珍妮客气地说:“谢谢。”然后她用了一片花瓣帮她带着面包圈回家,她先后使用了六片花瓣都没有意义。她用后一片花瓣让双腿残疾的男孩恢复了健康,并且和他愉快地玩耍。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摘下一片花瓣让爸妈不再辛苦;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摘下一片花瓣来消灭新型冠状病毒,让它永远消失在人类的生活中;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会摘下一片花瓣,让所有贫困山区的孩子和我一样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并且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了别人,别人快乐,自己同样也收获了快乐!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5
今天,我和妈妈去书城买了一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被里面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小学生杨歌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意外的捡到了一颗巨蛋,原来是一只喷火龙。喷火龙在杨歌的精心照料下,逐渐长大了。长大的喷火龙却给杨歌带来了不少烦恼。它把三轮车烧了,把别人的摊位也烧掉了,还把*的豪车也便成了一堆废铁,这让杨歌气急败坏。
一天,杨歌在放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装神弄鬼的半仙,正在骗小区居民的钱财。于是,杨歌走上去与半仙打赌,十分钟后他的摊位会燃起熊熊大火,烧光一切东西。十分钟后,杨歌放出了喷火龙,一眨眼功夫就把半仙的摊位烧了精光,为小区中的居民讨回了公道。从中我感受到,虽然喷火龙平时调皮捣蛋,做了很多的错事,但是,其实它和小主人杨歌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心。我要像喷火龙一样,把自己的长处用在帮助别人的地方,才能学有所用。
看了这本书后,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实在太好看了。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6
让我感触深的是《春》,这篇散文不知波动过多少人的心弦!在朱自清的笔下,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如果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喜爱之情,怎能写出这等精彩之笔!
在朱自清的笔下春风、春雨都显得那么美。风中的柳树是多么温柔,风中的乐声是多么幸福,风中的气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还有,那绵绵的春雨像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薄烟,表现了飘渺朦胧之美。我读着读着仿佛在春风中尽情地欣赏一部春天的乐章,一副春天的写意画。作者对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留意地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让我回味无穷。
从《春》这篇散文中我明白了: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希望。我们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秋天才会有累累硕果。而我们初一不正是我们人生的春天吗?为了我们秋天的收获,我们难道不应该付出汗水和努力吗?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7
自从儿童文学家汤素兰来我校售书,做讲座后,我迷上了她写的《酷男生靓女生》系列作品。就在昨天,我一口气读完了三本,使我有感触的是《胡猫猫和李兔兔》。
这本书讲述的是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水瓶座双胞胎女孩,她们的父母离异。姐姐跟和妈妈生活,妹妹跟着爸爸生活。妹妹为了寻找姐姐,搬到了姐姐所在的城市,恰好,在同一所学校。她们为了父母能和好,用了考试调包子的方法,在期中考取得了好成绩,不料被老师知道,她们向老师坦白一切真相,虽然老师很生气,但被她们的这种精神而感动了,并帮助她们,打电话给父母劝他们和好,他们认识到错误,终于和好。
读完这本书,我被两姐妹执着的心,坚强的毅力所感动了。她们没有被“父母离异”这四个字而打败,只是更加努力,打动了身边的人,那些愿意帮助她们的人帮助他们,后她们终于成功。
姐妹俩告诉我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坚强,自信就会打败它,取得成功!我想:在学习上一定要这么做,遇到难题,绞尽脑汁思考,再问老师,只有这样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8
近些日子终于把妮子学姐的《一问一世界》看完了,由于自己一直很懒惰,经常性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式的学习,导致对很多学科知识真的不够透彻,以后要像杨晓哲学习,看完一本书,必须要总结。这个好习惯,慢慢养成。一直都很欣赏杨澜,对于这本书,发表下个人看法,初略浅谈,如果有误,还望海涵。
对于杨澜来说,某种意义上,世界是用来问的。在这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等高端传奇人物的交往,又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以及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20年的媒体生活。
生活大致平静,心中总有波澜。作为一名中国女性,她是一名出色的CEO,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一个好妻子,更是一个好女儿,好媳妇,还是孩子的好妈妈。我欣赏,欣赏她在工作出色的同时把家庭经营得如此温馨和谐,采访了数百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的同时还的中国公益慈善大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历史为主题的卫星频道的同时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和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这一系列的头衔,不得不说,她很厉害,很优秀,以至于是我,甚至更多女孩学习的榜样。
这本书总共包括六个问题,他们基本涵盖了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娱乐,女界,体育,这一个个问题,串联着深刻的印象,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共同的记忆。一直都觉得,交际也是一门艺术,谈吐更是这门艺术的灵魂。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更好的告诉给更多人,这需要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内化以及睿智的判断与选择,好比教育,更像教师,这引起的的一个反思,如何做个有特色的老师?如何在保持自己个性风格的同时又能兼顾到学习对你的热爱与尊敬?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像陈鹤琴老先生说的“活教育”一样引出来?特别是西部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国家及领导又如何出谋划策做到东西部统一?真教育,好教育,活教师是陶行知老先生一生的教育追求,我们应该思考,学习,更应该行动。
一直在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似乎一直在发问。有时候,人的好奇心,无药可救。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后,留下了一个问题,值得自己思考: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我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9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水长城历险记》。这本书曾经获得过冰心文学奖,它的作者是翌平叔叔。
故事发生在一个中等城市的一所普通小学里,主人公是三个五年级的学生。有淘气大胆的马二圈,有会电脑、懂英语、还会两下子柔道的杨阳,还有生物爱好者、环保小卫士大雷。他们在大雷的倡议下,决定逃学去神秘的樱桃谷探险,可是一路上到处上当受骗,很艰险地才到达了目的地——樱桃谷。樱桃谷的景色很迷人,鸟语花香,杳无人迹。三兄弟先后碰到了大狗、山羊一家和小火狐一家。多亏了火狐妈妈及时报警,三兄弟才逃过一劫,没有被山洪冲走。可是,樱桃谷不仅有善良可爱的动物,还躲藏着凶恶的盗墓贼王老六。他抓住了三个小伙伴,还向他们的父母要钱,幸好有大狗的帮助,三兄弟逃了出来。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翻过古长城,找到了警察,抓住了逃犯,保护了文物,回到了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
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生动,扣人心弦,吸引着我一章一章地看下去,吃饭也舍不得放下,直到看完才松了一口气。三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让我感动,虽然一路上他们打打闹闹,遇到危险时也会各顾各地跑掉。但是在面对凶恶的罪犯时,他们却能同心协力,与坏人周旋。在杨阳第逃跑失败被抓后,马二圈和大雷虽然害怕,还是鼓足勇气、冒着危险回去营救杨阳。他们的勇气令我佩服,他们之间的友谊更令我羡慕。小朋友们,看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想读一读这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书,认识一下这三个好伙伴了呢?哈哈,别犹豫了,快去看看吧!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0
梦想每个人都有,当我看完《小英雄和芭蕾公主》这本书后,我想说,努力是必须的,但实现梦想,更重要的是爱。
一位跳芭蕾舞的小女孩失去了一条腿,也失去了她的梦想,是夏林果的鼓励和圆梦行动小组对她的帮助,让她重新燃起了对芭蕾舞的希望,也治好了自闭症。尤其,在赈灾晚会上,圆想行动小组实现了她的梦想,让她与芭蕾王子在舞台上表演芭蕾,让只在梦里出现的情景成为了现实。书中曾说,是武警战土拯救了芭蕾公主的梦想。是呀,马小跳他们虽然平凡,但他们却充满爱心。为了一个不相识的女孩的梦想,为了一份诺言和一份爱,他们努力地去实现,用爱去感动身边的人。芭蕾王子也因为如此,被爱深深地感动着,才帮芭蕾公主圆了梦。他们为了诺言和爱,多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我又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向马小跳学习,要向圆梦小组学习,努力去帮助别人,尽可能地献出我的一份微薄力量。
我相信,爱可以成就梦想,要想实现梦想,就要用自己的心和行动。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1
暑假的一天,我偶然读到了一个故事,叫《带刺的朋友》,它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内心。
这是个什么故事呢?我来为大家揭开谜底吧!
新月如钩的晚上,一颗颗红枣像玛瑙一样挂在树上。我看见一个圆鼓鼓的东西在偷枣,我定睛一看,这不是刺猬吗?它用力的摇着树干,结果一下子掉了下来,它爸枣子全部扎在身上,带回家吃。
文中的“我”听了“爸爸”讲述了刺猬的生活习性,更加喜欢刺猬了,于是“我”开始寻找刺猬的家在哪,给它们喂食,冬天为它们保暖……
随着故事的讲述,我感受到作者的一家对刺猬的关爱保护。他们是多么善良,真诚啊!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乡下的生活,我觉得自己很过分,抓蝴蝶做标本,捕捉蜻蜓和青蛙玩,给它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做到知错就改,善待小动物,与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2
知道杨澜是有在电视上看到她的主持,她高雅的气质,俊美的外形吸引了我,现在很多电视节目的女主持人都很漂亮,但是我觉得总没有杨澜的那样睿智,后来我就在网上把她主持的《杨澜访谈录》几乎全部看了一遍,让我更加欣赏和喜欢上了她,因为她是一位博学多才,满腹内涵的女子。所以当我看到商店书架上赫然摆着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这本书,一眼就被书封面上身着白色礼服的杨澜吸引住了,她手拿话筒,低头沉思,那静静的眼神,再加上飘逸的衣襟,感觉很美,一种很有内涵的美。拿起书,看看封底,杨澜穿着一袭黑色长裙,身段高挑,眼睑低垂,旁边有几行小字:“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义。作为一个以提问为生的人,我祈望以一个个问题打开一个个世界,它可能是地理的,可能是行业的,可能是心灵的……”看看照片,再看看这几行字,想去深入了解这个如此精致的女人她精彩的人生,暑假里首先选择了这本书。
1996年,走出青涩时代的杨澜完成了她的*作《凭海临风》,15年后,作为入行20年的回顾,杨澜在新书《一问一世界》中,亲自讲述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从事电视行业的心路历程: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的失败与艰辛、十年《杨澜访谈录》的台前幕后,节目团队的组建、人员分工配合和团队成员做节目所付出的辛酸和努力,担任申奥形象大使等,以及她眼中的传媒江湖。书中还透露了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过招,杨澜以及她的团队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对嘉宾巧妙提问,如何精益求精地创造这个有价值的节目。
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但是提问难免会问及令对方尴尬的问题,比如说,她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导演和制片人都说,杨小姐你一定要问问他莱温斯基的事情。杨澜感到这让她有些为难,即使是一位离任的总统也应得到尊重,怎么去问人家这种难堪的问题?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杨澜做足了功课。
了解到克林顿离任以后建立了克林顿图书馆,并在图书馆里设立展厅,展示了莱温斯基事件始末。于是,杨澜就大胆地问克林顿:“通常总统们在自己的图书馆里都会布置那些让自己感到非常骄傲的历史,您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一个展示呢?”克林顿不愧是有涵养的政治家,他直面这个问题,谈及他意在告诉后人美国党派之争的恶性发展。杨澜又问道:“您在自传里说过,在莱温斯基事件初期您一直是过着双重生活,什么时候您才从这种痛苦中解脱的呢?”这时,克林顿毫不回避地说:“因为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充满暴力的家庭里,我觉得别人不会理解我,我只有自己来处理自己的痛苦和麻烦,所以我一开始拒绝任何人进入我的空间。但是我终决定把*告诉我的妻子,我突然觉得我的痛苦解脱了,可以面对任何人了。”
当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我仍然感到自己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记者的世界、电视媒体人的世界。这本书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杨澜个人的成长历程;另外一条线索是电视传媒界的兴衰与发展历程。两条线索交织着,按照时间顺序正叙。作为一代中国的记者型主持人,我看到杨澜的奋斗与坚持,也看到很多电视传媒人、世界知名主持人对这个领域发表的观点与思想。它不是一本深刻而严肃的教课书,相反里面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人与一些看似琐碎实则折射出人性的细节,它由种种真实的故事串联而成,让一个行外人了解到了一个优秀电视传媒人的眼界及思想。读完之后给我印象深刻启示和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印象很深的书中一句标题是:“世有疑惑,必须发问”
这是书的序言标题。杨澜讲述了她求学时的经历,在美国上大学,她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就是之前在国内教育体制下,让中国的学生们几乎不善于提问。而这也是让我感同身受的。我们在上课时,提问方似乎永远是老师而非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只是接受知识,再把这些知识反馈给老师。思考-发问-思考,却是探索的过程。提问,代表着一种思考的积极性与讨论的参与度,它标志着从被动接受的过程向积极探索的过程的转变。
第二,如果想要进行跨文化对话,那么掌握一门母语以外的语言,是绝对必要的。
这个的重要性自不必言说,掌握一种语言,就为我们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杨澜英文专业的背景也为她后来的发展与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掌握某一些学科的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主动选修了社会学专业。杨澜的书中也说过,提问并非来自于无知,相反只有知道得越多,才能提出更多越有价值的问题。杨澜表明了她的看法,如今的新闻时代,早已超越了仅仅是问who,when,where,what,why就能写出一篇好报道。现在,一个优质的报道更多地与背景链接有关,即把一个孤立的事件放在一定时间和社会背景的坐标上,给受众一个理解和思考的框架。而这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能写出优质的文章,总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与广阔的思考,要么是政治与经济领域,要么是人文科学领域,要么是自然科学领域。
第四,无论是不是记者,重要的都是好奇与坚持。
“*从不简单纯粹”,CBS主播丹·拉瑟曾对杨澜如是说。2002年获得普利策奖的艾美·高斯坦说:“成为好记者的两个特征是好奇与坚持。”不仅仅是记者,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好奇心引领着人们一步步接近*,好奇带来思考,思考引起发问,发问得到答案,然后再质疑,再发问。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探索与深入地了解,只有好奇心,那种迫切的想要了解、想要知道的热情能带领我们。坚持的意义在于追求*与探索真理的过程从不如人们所希翼的那般一帆风顺。
道理说出来的时候往往总是很简单,看似是常识一般,而我们却总善于遗忘。记者是以提问为生的人,但提问与思考,对于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向别人发问,而是向我们自己,我们的整个生活发问。不仅仅是“让我问问你”,也可以说“让我问问自己”。
从书中我发现光环的背后是近乎吹毛求疵般地追求卓越,是不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求佳的动态平衡。在央视《正大综艺》工作三年后,在大家看来春风得意的时候,毅然决定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学习国际事务专业。这种勇气与魄力,非一般的女人能比。通过哥大学习,培养了她国际化的观察视野,更加专业的新闻素养,更加纯正地道的英语,建立了国际化的人脉关系,开始了她幸福的婚姻生活,在事业上给她诸多支持的老公——吴征。记得曾经看过一期采访吴征的电视节目,谈到他们夫妻二人创业初期,杨澜对于电视节目的那种纯粹,甚至有些单纯的执着,吴征都默默地支持着。当杨澜创建的阳光卫视后出现财务危机的关键时刻,吴征为了给妻子一个电视梦,通过自己娴熟的资本运作方式,终让杨澜的梦想没有破灭。读到这里,我从心底佩服这个外表看起来有点胖、有点憨的男人。正如书中所说,判断一份感情品质好的方式,就是看情感中的两个人是否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杨澜游刃有余地平衡着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事业上,她是资深媒体人,家庭中,她是幸福的太太,两个可爱孩子的妈妈,她凭借着聪慧成为了精致的女人,演绎出了她精彩的人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篇13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30本好书中的《灰姑娘日志》,这本书真的给我了很多的感受。
我在《灰姑娘日志》里面认识了家里开珠宝店,非常时尚的焦迪迪、学习成绩特别棒的曾不悔和这本书的主人公——自卑、内向、从小就没见过妈妈的陈星儿。
陈星儿的家很贫穷,她的学习也不好,因此令她感到自卑,并且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她认为其他同学都比她的生活好,自己都不如其他同学。一开始,陈星儿非常孤独,只有流浪的小猫这一个好朋友。她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永远不会融到一块儿去,自己也不会有朋友。可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让陈星儿与焦迪迪变成了好朋友——焦迪迪因为她妈妈和她奶奶经常争吵的缘故离家出走,陈星儿热心地帮助焦迪迪,还邀请她去家里作客。因此,陈星儿便和焦迪迪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zR120.COM 节日祝福网】
陈星儿是十分幸运的。班上的同学们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乡下孩子而瞧不起她,反而十分热心地帮助她,在得知她妈妈身患重病后,积极地为她妈妈捐款治病。曾不悔甚至陪她去看望她的妈妈。渐渐地,陈星儿感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没有地方是不一样的,她也从自卑、内向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读完了这本书,我想到了我们班一些同学,他们的父母亲是这个城市的打工者,家庭条件并不好,也许是他们感到自卑,他们的成绩一直不好,所以遭到部分同学的厌恶和耻笑。我想,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学习不好,我们不应该去嘲笑他们,而是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上、在学习上去帮助他们。同时,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而自卑,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会像城市孩子一样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
想了解更多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一问一世界读后感